電腦網路

TMUX – The Terminal Multiplexer

簡單說,tmux就是screen的加強版
screen上面有的功能基本上tmux都有
然後再加上:

  • screen是GPL license, 而tmux是BSD license,使用上更自由
  • tmux可以直接切換session , screen只能退出再進另一個session
  • tmux可以開水平/垂直分割窗格(pane),screen只能開水平視窗
  • tmux的窗格可以任意移動、排列,甚至可以移出成為獨立視窗,或在session間移動
  • detach session後,tmux會記得先前的視窗分割,而screen會忘光光
  • tmux可以用滑鼠切換視窗/窗格,screen只能用鍵盤切換
  • tmux可以用滑鼠調整窗格大小,screen只能用指令切換
  • tmux可以用滑鼠滾輪捲動buffer,screen只能用指令切換
  • tmux有同時對多窗格輸入的特異功能(但用到機會不多就是)
  • tmux為client-server架構,遠比screen輕量。視窗開越多差距越大。
  • tmux的指令在cli和內部都可以使用,而且都一樣,不需要另外記。
  • tmux仍在持續更新,screen已經很多年沒有變動了。

tmux缺點:

  • screen比tmux有名,在公用的伺服器上頂多只會有screen,tmux得自己想辦法。
  • screen內建telnet和serial的client(不過我也沒用過就是), tmux沒有
  • tmux許多指令都比screen長。

Google+ 最新腦殘功能:活動

昨天我手機突然跳出行事曆提醒
「19:00-21:00 隨身拍活動」

拍..拍你媽啦!

只要有人在Google+發「活動」
不管你同不同意
就隨隨便便的塞進你的「行事曆」
Google你好樣的,”Don’t be evil “是吧?

去日曆的設定裏面
“自動新增邀請至我的日曆”那一項
(英文版的是”Automatically add invitations to my calendar:”)
把他弄掉!

更詳細的,看這篇吧
http://playpcesor.blogspot.com/2012/06/gmail-google-google.html

Firefox取消新分頁頁面

Firefox 12弄了一個新功能
每當開新分頁的時候
就把你最常去的幾個網站的截圖,用九宮格的方式列出來
如果你上太多色情網站之後….嘿嘿
所以我們要把他關掉!

方法1:
其實他可以關啦
開新分頁的時候右上角有個小小灰色的九宮格圖示
點一下之後就會把九宮格收起來
下次開新分頁的時候就會維持在收起來的狀態

方法2:
斬草除根
進about:config
找到brower.newtab.url
會看到他的值是about:newtab
把他改成about:blank (使用空白頁)
或about:home (使用homepage)
或任何你喜歡的網頁

說實在我越來越不喜歡Firefox了
自從他腦殘的瘋狂升版本號之後
不過Chrome我也沒啥好感就是

Win7 晶片卡讀卡機 驅動程式問題

如果讀卡機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就可以用,但是每次插入晶片卡都會出現驅動程式安裝失敗,裝置管理員裏面”智慧卡”出現驚嘆號。
那就
去服務裏面,把Certificate Propagation停掉,啟動類型改成停用,就好了。

寫程式專用字型與中文測試

寫程式用的字型無非就是要等距字(monospace),字形對不齊是要怎麼作縮排呢?
然後0( 零)最好長的有點不一樣,中間畫個點,或是打條斜線,以便和O(歐)分別
再來就是1(壹) l(L) I(唉) i(小唉)一定要能分辨的出來
<{[()]}>各種括號要清楚,然後符號要漂亮最好不要亂歪一邊
其它像有襯線(serif)或無襯線(sans serif)之類的,只要看的順眼也就行了。

找到一個適合寫程式的英文字型簡單
但中文字型就難了,很少中文字型會考慮英文部份要用來寫程式的問題吧?
若還想要有unicode CJK字形,更是難上加難
雖然寫程式的時候不太會用到中文,但平常用順手的編輯器總是會拿來打些文件
所以就把中文搭配的問題也一起考慮進去吧

寫程式長時間看著螢幕,字型作了平滑變的糊糊的,眼睛會自以為對不到焦,很容易累啊。
所以,以下測試都是以關閉字型平滑及Clear Type的情況為準。

處理Win7字體模糊問題

* 關閉Clear Type
控制台 > 外觀及個人化 > 顯示 > 調整Clear Type文字 > 取消”開啟Clear Type”

* 取消字型平滑
電腦 > 內容 > 進階系統設定 > 進階 > 效能 > 設定 > 取消”螢幕字型毛邊”

SlickEdit中文字型設定

問題:SlickEdit選擇字型的時候,如果字型名稱顯示為中文(如:細明體),重新開啟程式會發現設定無法保留。
版本:v16.0.0.6
解決方法:
關閉SlickEdit,進入SlickEdit的安裝目錄
刪除vslick.sta (下次開啟時SlickEdit會自動產生,不必備份)
用其它編輯器打開vusrdefs.e
搜尋”_default_font”,會找到一大排設定
找到要修改的項目,例如編輯器內的顯示是
CFG_SBCS_DBCS_SOURCE_WINDOW和CFG_SBCS_DBCS_SOURCE_WINDOW
若之前設定為”細明體”,會發現在這邊字型名稱變成了”\xE7\xB4\xB0\xE6\x98\x8E\xE9\xAB\x94″
因中文名稱會有問題,把這邊改成字型的英文名稱(PostScript Name),細明體的話就是MingLiu

例如:
_default_font(CFG_SBCS_DBCS_SOURCE_WINDOW,”MingLiu,12,0,1,1,”);
_default_font(CFG_UNICODE_SOURCE_WINDOW,’MingLiu,12,0,1,’);

SlickEdit就可以正常顯示細明體了。

之後SlickEdit的設定頁面還是可以使用,修改其它設定不會影響到自己修改的字型名稱。


補充:
v16.0.3.0已修正此問題
另外還修正了開啟中文名稱檔案會出現”Save Deleted Files”問題

Scroll to Top